Search

【Chatbot 到底該用留言觸發、還是點擊連結?】
想寫這篇很久了,這幾天因為流感躺在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Chatbot 到底該用留言觸發、還是點擊連結?】
想寫這篇很久了,這幾天因為流感躺在病床上好久,一邊看最近幾個案子一邊有了些新的想法(沒錯,這就是我養病的方法)。在開始討論前,我想邀請大家先點擊這個連結: https://socialdon.group/chatbotlink (我們之前作的、以連結導入的 Chatbot)這樣等下大家應該會比較理解我在說什麼。
 
我們團隊做了超級多 Chatbot Campaign,有不少成功經驗,但其實累積的失敗學習是更多的 — 而通常最後內容本身非常受歡迎、但 Chatbot 導入人數卻沒有預想多的關鍵,都是在於「Chatbot 觸發模式」的選擇與配套出了問題。
-
大家常見的 Chatbot 觸發模式大致上有兩種:
Option 1. 用戶在貼文下面留言 >> 觸發自動留言回覆(這段可省略,但通常會用留言提醒用戶去看 Messenger)>> 用戶在 Messenger 收到私訊 >> 用戶回覆後完成啟動。
Option 2. 用戶點擊 Chatbot 連結 >> 直接進入 Messenger 介面 >> 用戶互動後完成啟動。
在 2018 年 Chatbbot 開始大量在社群內容上被應用時,幾乎大家都是採用 Option 1. 留言觸發的模式(比方說常見的留言 +1 拿檔案),但為什麼我測試了這麼久以後,覺得「Option 2. 連結觸發」是我之後比較會選擇的作法呢?主要有下面 3 個理由(不過這沒有標準答案啦,也歡迎大家提出你的觀察跟理由)
 
1⃣ 點擊的用戶行動門檻較留言低:
直接從數據來看,如果扣除掉我們團隊表現超神勇的專案,一般來說 Chatbot 貼文的「留言數/ 總觸及」大約會落在 0.5% 左右(一篇觸及 30 萬的貼文,大約會有 1500 則留言),但是「連結點擊/ 總觸及」我們往往能做到 2.5% ~ 3% 之間(一篇觸及 30 萬的貼文,大約可以有 9,000 次連結點擊)。這背後很直觀的理由就是「留言還要打字,比點連結麻煩」... 沒錯,社群就是說服懶人動手指的殘酷世界 :"(
 
當然,這個並沒有考慮到大量留言是否有機會在演算上增加貼文觸及,確實有這個可能性。不過我們兩種觸發條件的 Campaign 都做了不少次,實際上貼文觸及好或壞主要還是看內容有沒有共鳴,我自己觀察是不至於因為 Chatbot 觸發沒做在留言就有觸及降低的狀況。
 
2⃣ 跳轉與導入速度,連結有優勢。
在手機上點擊 Chatbot 連結,基本上都會直接跳轉 Messenger App,而且速度相當快;而留言觸發 Chatbot 時,用戶必須自己去 Messenger 收新訊息才會看到,而且留言後會有一段等待時間才會觸發。大家可能覺得這是很小的差距,但就跟 landing page 讀取速度慢幾秒可能就會流失很多人一樣,其實是不容小覷的問題。
 
3⃣ 跨平台宣傳時,連結明顯有利。
當今天跟跨平台的創作者合作、要透過 YouTube 影片、Instagram 限時動態、或更多其他平台宣傳時,要導連結去 Facebook 貼文、再從貼文留言觸發 Chatbot — 這路徑真的太漫長了,我嘗試過了,這招完全不會 work 的。比較合理的作法,就是讓用戶從不同地方都同樣進入 Chatbot 連結,直接跳轉 Messenger 介面,這樣可以大幅簡化流程。
 
除了上面 3 點,其實還有非常多小細節跟地雷,真的是沒有走過不會知道的。比方說,我們嘗試過用 A 粉專的貼文導入 B 粉專的 Chatbot 連結(這次 就是用阿滴的粉絲專頁導入 1 號課堂的 Chatbot 連結)不過猜測有些粉絲會有點錯亂,而導致部分用戶流失,這些都是非常非常小的細節,但對於結果的影響都滿大的。
 
單純最近的一點心得跟大家分享,想要玩社群互動的業界夥伴可以看看,就算沒有要用 Chatbot,應該還是有些思考邏輯是可以參考應用在不同互動形式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